
关注校园急救教育 教育部:今年急救教育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急救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们自救和互救的能力,从而为健康校园建设、健康中国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 刘培俊:“让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国际的通行做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增强健康素养和具备急救素质。主要内容会涉及到创伤救护、意外事件、突发事件,包括地震、中暑、踩踏等紧急情况的处理,避难和逃生。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60%的国家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专门的急救课程,有将近30%的国家要求教师以及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急救教育。”
刘培俊表示,早在2019年,国务院启动的健康中国行动就把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普及纳入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倡导推动学校开展急救教育。教育部门会同健康、卫生、疾控、急救等领域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论证和技术探索。2021年5月,教育部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2021年8月,教育部开始正式启动开展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急救设备的校园配备标准、急救教育教学培训大纲和培训讲师基本要求,组建了教育部急救教育专家组和讲师团。
刘培俊透露,2022年起,教育部将把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让急救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纳入学生的健康素养体系。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 刘培俊:“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分学段的急救教育知识技能的内容体系,小学阶段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救护知识,中学阶段掌握基本的救护技能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大学阶段要掌握现场救护、志愿服务和应急处置的基本能力。各级各类学生,按照他的学段和年龄特点掌握一定程度的救护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他们提高健康素养,掌握急救的知识技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来源:内蒙古教育发布
-
2021-09-16
教育部:鼓励师生中秋国庆假期就地过节
针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和国庆假期,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认真做好中秋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和留校师生服务保障工作。
-
2022-03-03
关注 | 心理健康公益教育讲座“润心”大讲堂开班啦
3月2日,自治区教育厅指导的全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公益教育讲座“润心”大讲堂启动了首场讲座。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俊喜出席仪式并讲话。他强调,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和...
-
2024-03-11
参加小伦敦国际营!踏上探索利物浦之旅~
“利物浦市长将亲自接见我们!这将是一个多么难忘的高光时刻!快来参加小伦敦国际营,我们一起探索利物浦的文化与历史,感受独特的英国风情!”小伦敦外事办教师陈硕表示。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