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就占56.04%。暑期来临,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后如何自救?夏季必备防溺水指南请查收↓↓↓

“四知”与“六不”
家长应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孩子应该: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提醒:学生离开校园,请家长们一定要做好监护责任。家里由老人看护孩子的,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不因为疼爱而放纵孩子出去玩耍,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如何鉴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 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 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 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 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 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 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哪些地方需格外警惕?
不同年龄的孩子,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不同。暑期来临,家长一定要盯紧这些“危险水域”↓↓↓
- 4岁以下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缸、浴盆等。 
- 5—9岁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渠、水库、池塘、小溪边等。 
- 10岁以上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河边、游泳池、海边等。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
泳池预防溺水
- 确保带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 在下水前,确保孩子已经掌握相关安全技能,并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 如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大人一臂以内范围;如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大人需时刻有效看护。 
-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开放水域预防溺水
- 如带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大人要做到时刻看护。 
- 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 
-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扣带。 
- 如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扣带。 
溺水时如何自救?
■ 镇定第一
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 仰泳露鼻
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 深吸浅呼
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
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在游泳馆
- 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 
在户外
- 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 
- 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 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关于溺水,这些误区需警惕
会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不要因为会游泳,就放松警惕。
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海边、河边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边有人溺水时,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很多人落水,导致悲剧发生。
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因海水存在大浪、高温、漂浮杂物等情况,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暑期防溺水 筑牢安全线
- 
                    
                        2025-05-30 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预警信息 2025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最后的复习备考。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散布高考相关虚假信息,制造贩卖焦虑,组织实施诈骗,甚至诱导考生作弊,严重损害考生和家长切身利益,严重扰... 
- 
                    
                        2022-09-10 感念师恩颂师情——内蒙古各地热烈庆祝第38个教师节 金秋溢彩,桃李芬芳。第38个教师节如约而至,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各地积极出台强师惠师举措,大力宣传优秀模范教师,隆重简朴举办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良好风尚,营造浓厚... 
- 
                    
                        2023-08-30 正青春 一起拼 加入我们 梦想从这里起航 内蒙古小伦敦教育(内蒙古小伦敦英语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经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非营利性社会力量办学机构。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